我们这五年
当前位置: 首页 > 我们这五年 > 正文

【编者按】五年砥砺奋进,五年勇毅前行。过去的五年,是北京工业大学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即日起,学校推出“我们这五年”系列报道,通过走访相关部门负责人,全景呈现五年来北工大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服务国家和首都战略发展中走在前、作表率的生动实践和辉煌成就。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让我们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际行动和更加优异的成绩喜迎学校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

五年来,北工大人始终秉承着“做真科研、真做科研”的优良传统,积极促进科技创新领域的高层次交流,使众多科技成果既开花又落地,开展思想交流、智慧碰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子的创新动能,以实际行动书写“植根首都、科技报国”的新篇章。今天,我们邀请到科学技术发展院常务副院长安全福解读这五年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

问:近年来,北工大深度融入和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科技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圈可点的好成绩。请您用一组数据展现下学校的科技硬实力。

答:细数起来,从2017年学校召开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谋划一流大学发展蓝图至今,北工大对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与日俱增。科技投入年均超过9.42亿元,增长20.3%;实现竞争性科研到校经费超6.53亿元,增长31.4%;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项,承担课题8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902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17项;国家社科基金获批52项,国家艺术基金获批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获批45项;获得专利授权6352项,在最近一次排名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居全国高校前10名,拥有量位居全国高校第28名,专利转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2名;新增国家级科技平台1个,省部级科技平台9个。从这些关键数字中,大家能切实感受到这些年北工大的科技硬实力在不断提升。

问:在前不久举办的北工大科促会上,精彩的科技路演充分展示了学校在多个领域的科技工作进展,请您具体介绍下其中的代表性科研成果。

答:在先进材料和高端装备领域,这些年,学校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者着力解决了多个“卡脖子”难题,令人振奋。比如:我们学校突破了铝合金微合金化相关技术,并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深海远洋工程和船舰等领域;研制出了变极性焊接机,解决了超大舱壁立焊稳定性不高的难题,在航天、运载等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推动RV减速器齿廓和激光器微通道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研发出了纳米硬质合金复合粉规模化制备与应用技术,转化金额达到了1000万元。

在城市建设领域,学校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者面向现代都市智慧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创新基础设施防灾减灾、低碳建筑、智能交通等理论和技术,为新一代城市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的规划、建造、服役、运维与消纳,提供了有力支撑。大家可以发现,在大兴国际机场、冬奥赛场等近年建设的多项重大工程中都凝聚着学校在预应力钢结构新体系、工程结构抗震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

在环境能源领域,这些年,学校聚焦环境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攻克了污水脱氮除磷技术难关,解决了污水处理水质不稳、成本过高的难题,实现了国内厌氧氨氧化工程领域零的突破,创建了大气复合污染调控技术,为国家重污染天气应对决策提供了重要方案。

在碳中和领域,近年来学校聚焦国家双碳战略,整合多个优势集群开展跨学科联合攻关,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了碳中和城市科技创新研究院,聚焦首都碳中和需求,为北京率先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学校的院士、学部委员还受邀担任了科技部《中国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编制专家组组长、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副组长、国家气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独立专家组成员等要职,为全球“双碳”目标实现贡献了北工大力量。

在人工智能领域,学校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可信计算技术,开拓智能特征建模、自组织控制、多目标动态优化方法,成功研发出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并达国际先进水平的复杂系统优化运行控制技术;聚焦工业互联网安全等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为北京冬奥会、国家电网等重大信息系统建设工程提供了坚实的服务保障。

在深度融入和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同时,我们还欣喜地看到,“工大设计”服务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工大智库”服务政府决策,连续十年发布《北京社会建设蓝皮书》,《全域中心工作——市民诉求驱动的基层治理》入选2022年度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理论成果,关于“提升流通国际化发展水平”的建议纳入国家《“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充分彰显了学校的综合实力。

问:科研创新活力的有效激发得益于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请您介绍下学校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科技创新环境方面的具体举措。

答:近年来,学校以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有组织科研,形成基地+的科研组织模式。一方面,强化基地分类评价,根据基地类型设定不同的发展与考核目标,引导基地高水平成果产出和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优化资源配置,以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围绕特色方向,鼓励跨学科交叉,建立项目储备库,培育有持久性的创新能力。

同时,学校下大力气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堵点,构建了全链条技术转移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完善,转化平台实现多渠道发展。为提升技术经理人的专业水平,学校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组建了首批专业技术经理人队伍。“科研团队—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三位一体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逐渐形成。学校以赋权改革为契机,激发创新主体转化活力,在全国率先实践“先赋权后转化”新路径,成功完成了北京市首例以作价入股方式的赋权转化。实现科技成果“有的转、愿意转、能够转、帮助转、成功转”五转模式。

学校坚持“破五唯”“立新标”,稳步推进科技评价机制改革,强化分类评价;启动科技伦理体系建设,坚守科研伦理底线;制定科研管理内部控制规范手册,建立科研管理风险防范内控体系,进一步健全了“科研诚信—科技伦理—风险防控” 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质量保障体系。

问: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的科技工作与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殷切期望、与世界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求相比,学校科技工作还面临哪些亟待破解的发展瓶颈?请您具体介绍下。

答:我认为,学校科技工作亟待破解的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和北京城市发展的契合度尚待加强;二是重大基础科研项目参与不足,原始创新质量有待提高;三是重点科研基地的战略科技力量还未充分发挥;四是多维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总之,学校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的融合发展程度、科技成果对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贡献度均亟待提高,以需求为导向的“有组织”科研以及改革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亟须强化,全校协同科研生态亟须形成。

问:学校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针对以上问题瓶颈,展望未来五年,请您具体说说,学校科技工作应该从哪些方面持续发力?

答: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重发力,为科技工作持续赋能。

一是强化需求导向,将“有组织”科研从学校向团队纵深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基于工科底蕴,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标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深度融入北京“三城一区”建设,提升科技服务的效果和显示度;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强化前沿、立足交叉,提升基础研究创新水平;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以理促文,打造服务北京的高端智库;落实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和学校“双基一高”规划,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实现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新发展。

二是增强改革合力,完善评价体系,适应科研范式变革新趋势,进一步改革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用好指挥棒,完善绩效收益分配与奖励机制,建设改革试验田,强化科研引导资金分配,做好科技成果无形资产管理。

三是落实放管服,激发创新活力,构建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自主权,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试用权,不断强化科研服务平台建设。

学校先后出台《北京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北京工业大学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简称“北工大科创十条”),为学校科技创新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展望未来五年,北工大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秉持“植根首都、科技报国”的信念,坚定走出一条扎根京华大地,具有首都意识、首善标准、首创精神、首发成果的中国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圆梦之路,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奋进双一流,打造高质量特色学科生态体系

下一篇: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在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中走在前、作表率